周一(4 月 21 日)梵蒂冈宣布,Pope Francis 教皇方济各逝世,享年 88 岁。伴随教皇方济各的逝世,天主教会进入正式的“教座出缺期(interregnum)”,一系列正式的仪式与宗教进程将在此期间进行,以选出新任教皇。在天主教会近两千年的历史中,教皇选举的过程经历了无数次变革,融合了古老传统与近现代发展,但其核心几乎未曾改变。
教皇去世后会发生什么?“教座出缺期”从教皇去世开始,至新教皇当选为止。该时期被称为 sede vacante,拉丁文意为“空座”。
教皇的去世首先需由 camerlengo “总司库(教廷总管)”进行传统的仪式性确认,随后将进入传统的九天哀悼期。教皇的葬礼通常在去世后四至六日内举行,在此之前,其遗体将于圣彼得大教堂公开停灵数日,以便全球政要与国家元首前来吊唁并出席葬礼。
新任教皇如何选出?在教座出缺期,所有 80 岁以下、具有投票资格的枢机主教(红衣主教)将被召集至罗马,为在西斯廷礼拜堂举行 conclave “秘密会议”,选出下一任教皇做准备。
该会议一般在教皇去世后 15 至 20 天内举行。在此期间,枢机主教们将被安排住进梵蒂冈 Domus Sanctae Marthae 的私人房间,这是一座带有食宿设施的住宿大楼,通常用于接待到访梵蒂冈的神职与教友人员。按照传统,枢机主教在选举期间必须与外界隔绝,包括电视、电话、电脑及报纸等。
会议期间,枢机主教团每日最多可对新任教皇候选人进行四轮投票,候选人须有三分之二多数支持才能当选。每轮投票结束后,选票会被焚烧,并从西斯廷礼拜堂的烟囱释放烟雾,向守候在圣彼得广场的信众传递选举结果。黑烟代表选举尚未达成共识,白烟则代表新教皇已经选出。若连续三天仍未选出新教皇,投票可暂停一天,让枢机主教有时间反思与祷告,再继续下一轮投票。
如果枢机主教团成功选出新教皇,候选人将被正式询问是否接受当选,若同意,需在西斯廷礼拜堂中选定教皇名号。教皇可以选择保留自己的受洗名,但过去 470 年来,每一位教皇都选择更改名号,通常是为了向前任教皇致敬,表示希望效法其榜样。
当新当选的教皇首次以新身份公开亮相时,教座出缺期即声明结束。新教皇会走上圣彼得大教堂正中央的阳台,面向圣彼得广场上的民众,而首席枢机执事将以传统拉丁语宣布“Habemus papam”,意为“我们有了新的教皇”。
来源: AB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