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真的该考虑少吃垃圾食品了!
医学期刊《Brain Medicine》周二(5 月 20 日)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微塑料和超加工食品 UPFs 之间存在令人担忧的联系,二者可能通过相似的生物机制,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这一发现由四篇独立但相关的论文共同支持。
UPFs 指的是如软饮、薯片、加工肉类等超加工食品,通常含有大量新增糖、饱和脂肪和钠。长期以来,已有研究表明,食用 UPFs 与抑郁、焦虑和睡眠品质差等风险上升相关。
而如今研究者进一步发现,这类食品中含有的微塑料浓度远高于天然食品。渥太华大学的 Nicholas Fabiano 医生表示:“在美国等国家,超加工食品如今已占总能量摄入的一半以上,而其微塑料浓度远高于天然食品。最新研究还发现,这些微粒能够穿越血脑屏障,并在大脑中以令人担忧的数量积聚。”
专家指出,由于其包装、新增剂以及加工设备的关系,UPFs 更容易受到微塑料污染,例如每克鸡块中的微塑料含量是鸡胸肉的 30 倍。更令人警惕的是,微塑料可能与 UPFs 一样,都可以通过炎症、氧化应激、神经递质紊乱等机制,影响心理精神健康。
不过,同时有另一项研究也带来了一些希望——一种名为“体外单采术(extracorporeal apheresis)”的血液净化技术,可能有望帮助清除体内微塑料颗粒,为未来治疗带来潜在方向。
来源: KTLA
有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