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本来是件开心事,但面对经验丰富的销售员,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难免有点“处于下风”的感觉。其实只要稍微做点功课,提前知道他们的套路,是完全可以谈成一笔划算交易的!
1. “低估”你的信用分数
有些销售可能会故意说你的信用没那么好,从而不给你最优惠的贷款利率。别小看这点利率差,贷款期限一长,损失可是几百上千美元。
✅如何避坑:提前查好自己的信用分数,并了解当前平均车贷利率。最好直接搞个贷款预批Preapproval,到了店里就有底气多了。
2. 只谈车价,忽略其他
很多人以为买车就是一件事,但其实它包含了三部分:车价、旧车折价、贷款利率。每一项都是销售挣钱的机会,也是你省钱的空间。
✅如何避坑:把三件事分开谈!旧车折价可以多跑几家比价、车价要参考行情,贷款利率最好提前找银行或信用合作社搞定预批。
3. 只看月供,不看总价
月供只要$300!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但实际上,这可能是通过拉长贷款年限(比如60个月以上)才做到的。结果就是你总共要多付一大笔利息。
✅如何避坑:永远不要回答“我每月最多能付多少”,而是直接说““我能花多少钱买这辆车”。
4. 会拿MSRP来吓唬人
很多经销商喜欢强调MSRP(制造商的建议零售价),但你真正应该关心的是invoice price进货价。知道了这个价格,你就大概知道他们的利润空间了。
✅如何避坑:上Kelley Blue Book或Edmunds查行情,做到心中有数。别害羞,大胆问他们:这车你们进价多少?什么时候有折扣?如果售价很高,考虑在假期或其他有利的时间购买。
5. 贷款给你设陷阱
你签了合同开走车,但过几天他们打电话说贷款没批下来,然后让你重新签一个利率更高的贷款,这种套路就叫“溜溜球贷款Yo-yo Financing”。
✅如何避坑:提前搞定贷款预批,确认贷款已经完全批下来,离开车行前手头得拿到正式合同,写清楚所有贷款条款。
6. 强推你买不需要的保险
差额保险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附加保险,如果你的新车全毁了,它会保你车子贬值的那一部分。另一种常见的是贷款寿险,也就是你去世后替你还车贷。如果你需要这些保险,最好通过货比三家和第三方来省钱。一般的保险公司不仅费率更低,而且你可能有更多的选择。
✅如何避坑:自己去保险公司比价,很多时候综合险就自带差额功能。至于贷款寿险,绝大多数人都是没必要买的。
【同场加映】美国怎么买汽车保险最便宜?使用免费工具分析
按此查找哪家汽车保险公司服务好又最便宜购买汽车保险大家最常问「汽车保险公司推荐」、「美国哪间汽车保险公司比较好」等,但最便宜又好的的汽车保险公司,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且一分钱一分货自有道理,净挑便宜的保险买不见得最划算。使用在线免费 Quote 报价工具,直接在手机上就能 Quote。
7. 推销0%的利率
0%听起来很香,但通常是24或36个月的短期贷款,而且要求信用分超高。有时候你放弃0%,选带返现的普通利率,反而更划算。举个例子:你想买一辆$2万的车,旧车能抵$4000。你可以选0%利率,也可以选3.49%利率+$2000现金折扣。如果贷款期都是36个月,选第二种方式,你最终还能省下超过$1200!更现实的是,现在就算信用超好,车贷利率也很容易飙到5%以上。
✅如何避坑: 别被“0%”冲昏头脑,拿出计算器,或者上网用利率 vs 返现比价工具算一算,看哪个选项更省钱才是王道。
8. 忽悠你以旧换新,结果却是背上新的债务
有些人看到新车心动了,忍不住提前换车,把旧车剩下的贷款放进新车里继续还。听起来很方便,但实际上你是在给自己挖坑。这种操作会让你瞬间变成“负资产”:你欠银行的钱比车本身还值钱!要是这车又被撞报废或你想卖掉,那笔差额可是你自己掏腰包补的。
✅如何避坑:旧车别着急换!能卖就卖,不能卖就开到还清为止。不到迫不得已,千万别用“新债还旧债”的方式换车。
9. 贷款可以拉到84个月?其实在坑你的利息钱
贷款越长,月供当然越低,你以为自己赚到了?其实是利息交多了。比如72或84个月的超长贷款,看似轻松,但其实你的总利息支出会大幅增加,还可能陷入贷款大于车值的情况。
✅如何避坑:控制贷款年限在60个月以内,还不起就换便宜点的车,或者少装点没必要的配件。别让低月供变成高总价。
10. 推荐“气球贷款Balloon Payment”方案
气球贷款看似轻松,一开始的月供确实很低,但到最后你要一次性还一大笔钱。很多人前期轻松,最后那笔钱却还不起,又得再贷款去还,简直越陷越深。
✅如何避坑:大多数人都适合老老实实选“每月等额还款”的方式。别幻想几年后自己会暴富,稳定还款才最靠谱。
11. 本来看好这辆车,结果被忽悠买了另一台
你明明是冲着某台车来的,结果销售说“那台没了”,然后把你劝去看别的、价格更高的车。
✅如何避坑:坚定自己的选择,必要时直接走人或换一家店。不怕多跑几趟,就怕被“劝”到买了不适合自己的车。
12. 合同藏小字,悄悄加服务费
签约前要仔细看合同里的每一项,尤其是那些小字部分。有些额外服务和费用是你根本没同意的,等你签完就晚了。
✅如何避坑:逐条确认所有费用。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别不好意思。留好合同副本,以备后续维权或纠错。
来源: bankra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