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AI 工具的普及,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智能助手。现在的求职者也越来越多地依赖 AI,从职业建议到求职信都用上。根据招聘公司 Career Group Companies 发布的《2025 年市场趋势报告》,约 65% 的候选人在求职过程中某个环节使用过 AI。但专家警告,太多人对 AI 工具抱有“盲目信任”。如果你太依赖,可能会不小心被 AI “带进坑里”。
职业教练兼 The Career Raven 创始人 Jen DeLorenzo 就提醒称,许多 AI 工具容易产生“幻觉”,即编造信息以满足用户请求。根据她的经验,当 AI 被要求根据职位描述重写履历时,“如果职位头衔不是完全匹配,它就会开始‘撒谎’。”她的一位客户就曾用 AI 为多个职位重写履历,但她没仔细检查,投递之后才发现 AI 夸大了她的工作经历,还新增了不实信息。
不仅如此,DeLorenzo 还提醒,AI 可能也会犯一些低级错误,比如把公司名字写错。“在投递前你必须仔细检查,否则可能很尴尬,甚至断送机会。”
而兼职招聘顾问、前职业教练 Jessye Kass Karlin 表示,她见过多位申请者不小心把 AI 提示词原封不动写进了申请回答中。一个特别典型的好笑案例是,有求职者在回答“你为什么想在这里工作?”时写道:“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情感。”
与此同时,Karlin 还指出,即便信息准确,AI 生成的申请材料往往也可能千篇一律,AI 生成的履历往往塞满关键词,读起来很“别扭”。“你完全能看出来谁用过 AI,因为突然间有六份申请都用着同样的结构和格式。”她表示,真实且用心的回答,才是让优秀候选人在数百份申请中脱颖而出的关键。那些用自己语言讲述影响力的人,比使用 AI 的人更有效。
两位专家都不反对用 AI 辅助求职,但都强调,求职者不能全然依赖 AI,而是要自己仔细检查修改。DeLorenzo 建议,求职者应先自己写好履历或求职信,再用 AI 润色,而不是让 AI 直接生成初稿。要知道,即便经过训练,AI 仍会犯很多错误。
来源: C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