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南侧的Telegraph District,光是这一片街区,就有18家卖珍珠奶茶的店,其中11家是专门做Boba的,其余则把它作为搭配。今年仅在校区附近,就新开了3家,Berkeley甚至还有自己的“一年一度Boba庆典”。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奶茶店涌入,市场被稀释,大家都在拼命寻找自己的特色。
夏天刚开第二家店的Binge Coffee House就是一个例子。老板Minh Nguyen原本在奥克兰有两家Boba Binge,去年12月才进军Berkeley。这家店除了奶茶,还卖越南咖啡、越南三明治、以及抹茶。结果第一家店人气爆棚,他干脆又在半英里外开了第二家更大的分店。
“在这个行业久了就知道,只要大家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总能分到一杯羹”。
Boba文化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但在Berkeley要比美国其他地方更早流行起来,最老的店Sweetheart Cafe直到今天还在营业。
2014年的时候,珍珠奶茶已经很普遍了,现在几乎走半条街就能看到一家。除了数量暴增,种类也是花样百出。比如Sharetea可以点奶茶配鸡块;Kuboba Spot提供菲律宾风味馅饼配奶茶;Asha Tea House 主打高品质茶叶和自制果泥;Plentea用玻璃瓶装奶茶,还能循环使用;喜茶则是把芝士奶盖茶带火了;还有吃茶三千的麻绳手提杯,立马让饮料看起来更有格调。
Berkeley的学生选奶茶,有自己的“场景逻辑”:想喝水果茶就去一芳、要特别点的就去TP Tea。价格也很关键,Sheng Kee Bakery推出两大杯$8.50的优惠,适合和朋友拼单;吃茶三千虽然茶最好喝,但一杯基本款就要$8.75,比普通店贵了快两美元。还有学生在乎的是方便,“哪家排队最短我就去哪家,我不挑剔,只是想喝点甜的”。
但随着奶茶店数量暴增,生意也被稀释了。Sharetea说他们三年前一天能卖1000杯,现在只剩500杯;一芳从去年每天450~500杯,现在也明显下降;Plentea因为位置在新生宿舍旁,还算稳住,但也只是“中等水平”。还有的撑不住关门了,去年U-Cha和Feng Cha都没能挺过竞争激烈的奶茶市场。
就在珍珠奶茶打得火热时,抹茶店也在悄悄崛起。Binge Coffee House主打的就是抹茶;新开的De Matcha、Yume Mori Matcha也吸引了不少茶控;Aura Cafe则计划明年春天在Bancroft Way开分店。
不过,也有学生抱怨,奶茶和抹茶多得夸张,但生活必需品却没影子,Walgreens药房关之后竟然开了三家抹茶店。
即便如此,也难敌Berkeley对奶茶的热爱。今年4月,Telegraph社区举办了第五届Boba Day,在三条街的范围里,17家店都推出了优惠和活动。难怪有学生说,“刚来Berkeley的时候,我真的被奶茶店的数量吓到。但现在我挺享受的,这让我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来源: SF G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