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60年代,兽医就注意到一些狗狗会有异常行为,即类似人类自闭症的迹象。最近这个话题再次引发关注,英国一位科学家指出,狗狗确实可能患有神经发育障碍。

动物科学家Jacqueline Boyd博士表示,狗狗与人类在大脑结构和化学成分上存在不少相似之处,因此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神经行为问题。虽然目前兽医界尚未正式将自闭症或多动症列为狗狗的诊断项目,但根据专家Jewelz Ketovore的说法,下面这三大典型的表现就有可能是自闭症👇
1. 重复行为:比如不停追逐尾巴、固定路径踱步、反复舔爪子导致皮肤受伤或掉毛、磨牙、死盯一个物体不放等。这些行为会占据狗狗大量时间,甚至影响和人类或其他宠物的交互。
2. 社交变化:不看人眼睛,回避目光接触;被接近时会躲避或僵住,而不是作出正常回应;明显对玩耍失去兴趣,尤其是需要交互类的游戏;叫声变得奇怪,比如持续嚎叫、重复单调的吠叫;身体语言不自然,如僵硬站立、拒绝打招呼、对曾学过的指令突然没有反应。这些问题可能并非叛逆或听不懂,而是感官或认知重载的表现。
3. 感官敏感:很多狗狗会对日常声音(如吸尘器、门铃、汽车声)产生过度反应,甚至会躲避或颤抖。还有些狗狗会抗拒被抚摸、拒绝熟人梳毛,甚至对某些食物的味道极度排斥。这些高度敏感的反应,与人类自闭症患者的感官障碍症状如出一辙。
Ketovore建议,如果你家狗狗符合多项表现,一定要带它去兽医处进行评估。干预动物行为的机构Little Rays ABA也强调,这些行为不是调皮捣蛋,而可能是神经系统异常的信号,科学干预远比训斥更重要。
对于有自闭症倾向的毛孩子,最重要的是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日常生活规律,如固定的喂食、散步、玩耍时间,降低焦虑。第二个是进行积极的正向训练,要避免打骂,使用奖励机制引导狗狗形成安全感,增加交互性。最后一个就是用环境辅助小道具,比如解压玩具、狗狗专属小窝、抗噪耳套、放松背心等帮助舒缓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都不是一劳永逸,而是需要不断观察和调整的长期陪伴过程。
来源: Daily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