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饮食伤了孩子的大脑!神经科医生父亲揭三条原则:小时候从不让孩子吃这些

约 15 小时前
1.3k 次浏览
时事新闻
 

大脑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作为一名长期研究人类大脑的神经科医生,Baibing Chen 博士的工作涉及从慢性头痛到复杂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各类诊断。但他认为,保护大脑的最重要工作,其实常常发生在自己家的厨房,发生在和妻子一起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他指出,婴儿期到幼儿期是神经可塑性和大脑快速发育的关键窗口期,而这个阶段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大脑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大脑最有益的食物是通用的——水果、蔬菜和高纤维食物。Chen 博士的饮食理念并不极端限制,但在孩子成长初期,他坚持了三条饮食原则,用以守护孩子的大脑发育。

1岁前绝不喂蜂蜜

蜂蜜对婴儿可能具有致命风险。Chen 博士解释,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芽孢(Clostridium botulinum spores),即使是极少量,甚至经过烹煮的蜂蜜也不例外。由于婴儿的肠道菌群尚未成熟,无法抑制这些芽孢的生长,它们可能在体内繁殖并产生肉毒毒素。

这种毒素会攻击婴儿的神经系统,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哭声微弱、吮吸反射差,严重时甚至引发呼吸肌麻痹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与美国儿科学会(AAP)都明确表示,1 岁以下婴儿不得食用任何形式的蜂蜜,无论生熟。

及早让孩子接触常见致敏食物

很多家长被建议推迟让孩子接触花生、鸡蛋等高致敏食物,但 Chen 博士强调,这种做法已被新研究证实可能适得其反。推迟引入反而会增加孩子日后出现严重食物过敏的风险。

他提到,一项里程碑式研究发现,在高风险婴儿中早期引入并持续摄入花生,可将过敏风险降低高达 86%。后续研究也证实,类似方式适用于鸡蛋等其他常见过敏原。食物过敏可能并不会直接损害神经系统,但因免疫反应引发的身体不适,可能间接影响儿童的行为与情绪。

因此,在孩子准备好开始辅食(通常是 4 到 6 个月之间)后,Chen 博士和妻子便引入适龄的高致敏食物,并保持规律摄入,以促进健康的免疫系统与大脑发育。

婴儿期拒绝任何形式的甜饮料

Chen 博士坚决避免让 1 岁以下的孩子摄入任何形式的含糖饮品或人工甜味剂饮品。这不仅包括果汁、汽水、水果饮料、甜味水,也包括无糖汽水等“代糖”产品。他强调,液体糖分不仅缺乏营养,还可能激活类似成瘾物质的奖励通路,损害学习与记忆功能。

研究表明,婴儿期摄入含糖饮料与日后肥胖风险升高密切相关。此外,过早接触甜味还会影响味觉偏好,让孩子从小倾向于选择高糖食物,从而影响情绪调节和行为模式。

他提醒家长,即使是“天然”“无添加”的果汁,也不能替代真正的水果。这类饮品往往剥夺了水果中重要的膳食纤维,导致糖分吸收过快,既容易摄入过量热量,又影响营养均衡。而人工甜味剂则因缺乏足够的婴幼儿长期安全数据而更需警惕。初步研究已提示其可能影响肠道菌群、血糖调节与味觉系统。

在 Chen 博士家中,孩子在 1 岁前以母乳为主要营养来源,大约 6 个月时开始搭配辅食少量饮水。自此之后,孩子们日常饮品也仅限于水和牛奶。夫妻二人也强调,教育孩子做出健康选择比简单的饮食禁令更重要,尤其在他们逐渐长大、开始面对更多选择之后。

责任编辑:  
来源:  CNBC
点赞 (0)
脸书分享
微信分享
0条评论